
中学教研工作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教研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教研工作计划1根据学校新学期工作思路,教研处的工作任务是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落实校本教研常规管理,开展新课程教学研究,努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围绕这一工作中心,教研处将从完善内部管理职能,完善部门管理制度,完善教师教学科研评估方案等方面入手,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工作实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制度建设
“服务于教育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教研处工作的根本任务,教研处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提供条件和平台,使广大教师从教学观念上、知识结构上都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适应温州中学的教学需要。
教研处将不断健全、完善教研管理制度,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管理、校本教研活动管理、课题研究管理等能更好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本学期将研究制定《温州中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案》;《温州中学教研组工作考核办法》;《温州中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温州中学校本教研活动常规要求》等。通过制度约束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并最大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校本教研
落实校本教研常规管理,是在执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的各类教学规范和要求之一。教研处将通过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努力为教师营造一个有序的、合作的、积极的、做学问、做教学、做研究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
1、校本教研理念
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实施新课程方案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2、校本教研任务
在先进教育理念与千变万化教育实践之间沟通桥梁,使先进理论转化为生动实践并产生积极成果。把教师从单纯的课程被动执行者角色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创生者。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3、校本教研时间:每单周一校本教研一次(备课组长负责),每次不少于1小时。本学期要自行安排两次教研组活动(教研组长负责)。
4、校本教研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形式,并通过教学回报课、教学展示课、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以“问题——筹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课题管理
以“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式、新高考实行的方案、新课程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本学期教育科研的重点工作,推进已立项课题的研究。继续引导教师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以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益。负责对学校课题规划、课题申报、课题设计的指导咨询、课题过程管理、课题结题及成果报告等系列工作,以及通过课题评比,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成果汇编,成果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推进学校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具体工作:
1、着手“省重点课题”的结题工作。
2、组织“相关项目”研究中心,开展项目实效性研究。
3、组织并开展省市立项课题20xx年结题工作,编印课题研究成果集;
(四)评价考核
本学期将通过对教师教、学、研等活动过程与结果的客观评价,引导广大教师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物化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的整合,以科学、民主、和谐的管理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具体工作:
1、做好教师教学业务的考核工作;
2、做好校本教研评估工作;
3、做好教师个人教学科研业务的档案工作;
(五)学科竞赛
理科实验班开办已经多年,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有一些教训。如何在高校自主招生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根据我校生源、师资的实际,进一步办好理科实验班,在此基础上使学科竞赛获得更好成绩,这是我们这学期要思考的问题。具体工作:
1、修改选拔初中优秀毕业生进入理科实验班的办法。
2、进一步加强理科实验班竞赛辅导过程的管理。
3、进一步抓好学科竞赛教练员队伍的建设。
4、重新构建新课程体制下的学科竞赛质量保障体系。要从高一新生的暑期辅导、选科分班、正常教学、课程安排等管理入手,细化、优化、规范化的进行科学安排,直至让每一个选拔上来的优秀学生找准自己的方向,规划自己的学业,发挥他们的特长,促使他们成才。
(六)考试研究
督促教研组、备课组认真组织学习《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学科教学参考书》的教学要求;加强对年级段教学与考试研究,新课程的高三复习要围绕《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高三复习指导精神》和浙江省考试研究院编发的《20xx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指导高三备课组组织学科教师研究选修ⅠB内容复习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高三复习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七)课程建设
做好各类选修课、活动课的研究,完善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本学期继续对学校规划的校本课程体系进行修改,落实校本课程的选修管理,继续开发出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从课程立项、课程纲要审核,课程修选,课程讲义,课程评价再到学分管理等分步研究,逐步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适合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
继续加强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和努力实践为目标,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为基本内容,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努力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个性和特长得到开发与持续发展。
(八)其它工作
1、进一步办好“温中大讲堂,邀请校友中的专家学者和校内师生开办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
2、组织编辑校刊《籀园》,搜集并及时获取教学相关信息,为教师的教学做好服务。
中学教研工作计划2一、指导思想 ……此处隐藏16990个字……、、、(10)班,课时共14节。
王桂文:高三、、、、、班,课时共12节。
(二)各教师分管年级
主要任务:开展课堂教学,课间操的组织与管理,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及大型活动的集会等。
李仁摄:初一年级
黄永梅:初二年级
秦 丹:初三年级
王小连:高一年级
林晓俊:高二年级
谢卓锋 王桂文:高三年级
(三)教研组工作的重点
1、强化初三体育教学,规范高考训练队管理,力争我校体育中考、体育高考上一台阶;
2、高中部整顿操风、初中部改革课间操的开展模式,即“项目活动”;
3、积极筹备我校第七届田径运动会以及桂林市中小学生运动会;
4、《国家学生体质标准》的测试、数据整理以及数据上报;
三、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认真抓好体育中考和体育高考
1、在加强初三体育教学常规的基础上,切实让学生学有专长,提高体育成绩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体育兴趣。认真做好体育月考、体育模拟考的组织工作,深入分析该年级的体育状况,应对策略;做好体育中考的备考工作。
2、加强体育高考训练队的建设,管理规范化,训练科学化,理清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使体育高考生技术上有突破,文化学习上有动力。
(二)积极做好《国家学生体质标准》的各项工作
1、按照国家规定《国家学生体质标准》的测试、数据整理和上报在12月30号完成,因此,各年级的体育教学必须以学校所规定的测试项目为主线,延伸教学内容,以考促练,切实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2、各年级统筹安排好测试时间,以免在使用场地上发生冲突,原则上应“优先毕业班”;各年级分管教师做好测试、统计工作,数据上报由教研组安排专人负责;要求各任课教师态度认真,如实填写数据,真是反映学生的健康状况。
(三)第七届田径运功会的筹备与开展
1、主要宗旨:通过开设多种项目,扩大师生的参与面,突出“快乐”与“大众”。
2、主要负责老师:李仁摄 林晓俊(指导)
3、开展时间:为了能与市、县的中小学生田径运动的时间错开,并成为选拨优秀体育人才的主要途径,避免天气因素带来的影响,建议举办的时间调整到10月下旬(21日下午——24日),时长3天半(具体方案待定)。
4、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前一个月确定比赛项目,发放报名表;
器材购置,场地准备;
招募学生志愿者;
教师纪念品和学生奖品购买。(我校田径运动会已经风风雨雨走过六届的历程,为了让运动会上一台阶,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建议:一是每位教职员工购置一套运动服(150元左右)做纪念;二是学生的奖品为奖牌)
裁判的安排及培训;
参赛名单的录入奥赛编排系统,秩序册的编排、印刷以及发放;
全校师生积极筹备,会前动员,安全预案,如期举行;
(四)参加桂林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1、选材:体育特长生、在校运中成绩优异者;
2、训练: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并实施;
3、报名:带队教师帮助学生报名;
4、参赛: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为校争光;
(五)体育训练队的重建
为丰富教职员工的课外生活,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提高我校竞技体育运动的水平,并为上级学校培养、输送体育人才。
1、运动队组建及主要负责教师
u 教工篮球男队……………………………………………….秦 丹
u 教工篮球女队……………………………………………….王桂文
u 初中田径队………………………………………………….黄永梅 李仁摄
u 高中篮球男队……………………………………………….秦 丹
u 高中篮球女队……………………………………………….黄永梅
u 学校排球、足球队………………………………………….林晓峻
u 学校羽毛球、乒乓球队……………………………………王桂文
u 高一、高二高考训练队……………………………………谢卓锋 林晓峻
u 高三体育高考训练队………………………………………王小连(已开展)
2、组建流程
训练计划的制定(第1周——第2周);
各训练队选材(第3周);
体育高考训练队属长期训练;其他各训练队属即时性的训练,根据临桂县和桂林市的各类比赛日程安排情况,在各负责教师的带领下,科学把握训练时间段开展训练工作,训练时间主要为早上、第九节等课外活动时间(详细计划附后)。 「1」 「2」
(六)提高课间操的效率
1、整顿操风,以赛促学
几年学校的课间操几经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其效果不如人意,质量每况愈下,为了使课间操能集中管理、提高班级的竞争性,最终提高课间操的质量。高中部决定:高中三个年级课间操时间做第二套广播操,各班级进行评分,并纳入班级流动红旗的评比范围,同时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广播操比赛,已达到促练的效果。
2、项目活动,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可塑性较强,加上在活动中比较活跃,易于彰显个性,因此相比高中学生来说更加容易培养体育兴趣。为使学生在课间操体现“乐参与,乐心情”,初中决定,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开展项目活动,项目内容在学情调查的基础上,由分管年级的体育教师与年级长共商协定。初三年级以桂林市体育中考项目为主线,延伸练习内容,使初三学生在提高体育成绩的同时,更进一步的认识体育,了解体育,热爱体育。
3、场地分配
u 初一年级:学校未名湖边篮球场以及排球场的1/2场地;
u 初二年级:学校田径场边学生篮球场以及排球场的1/2场地;
u 初三年级:学校田径场;
u 高中部各年级:学校广场及教工篮球场
(七)参加桂林市体育群体测试
根据桂林市群体测试的惯例,主要是在高二年级进行抽查,因此本次测试工作由分管高二年级的体育教师负责,按桂林市教育局的文件要求,如期进行相关测试项目的训练,并组织学生参加群体测试工作(详细计划待定)。
(八)课外体育活动
众多教师乃至学校领导都认为要通过体育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课外学习生活,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促进身心健康、健全人格发展。体育组计划,各年级在本学年中举行一次体育比赛,其比赛的内容、时间、奖励方法等事项由分管各年级的体育教师与年级长以及部主管领导,依据年级的情况来确定(详细计划待定)。
(九)体育兴趣小组
为学生彰显个性提供良好平台,使学生对学校有归属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打造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打下基础,经高中部教学处以及体育教研组研究决定,学校成立武术学习小组(详细计划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