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工作计划

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时间:2025-10-31 11:59:06
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研究工作计划1

研究目标

1、在四年级科学教学中继续深入实施苏教版小学科学“生命世界”主题单元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重点是对《呼吸和血液循环》、《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这两个单元的探究活动进行重构,寻找出更切合学生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的设计中提炼出一定的教学策略。

2、对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在研究中不断修改与完善实验方案,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3、在研究过程中实施探究活动设计的成果分析,并撰写研究报告。

4、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成果。(如教学设计、研究课、教学随笔、论文等)

5、做好课题结题的准备工作。

研究措施:

1、依托课题博客,构建交流平台。

课题博客的内容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积累,这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搭建了一个较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后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平时研究的过程中要不断将研究的内容充实到课题博客中,做到信息上传的常态化,要把一些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响资料及时上传,使得博客内容丰富,能反映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2、借助他山之石,提高理论素养。

各成员自选一本与课题有关的书籍,自学、吸收、消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心得体会,然后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学习、探讨。定期分享一些相关的研究信息。

3、参加市课题组教师专题会议,落实课题的研究目标和重点,清醒认识到自我实验现状(优势与不足),明晰个人的研究任务,理清工作思路和研究重点,有效地开展研究实验。

4、整理和提炼研究成果,形成有过程,有效益,有精品,有价值的课例、论文、改进意见等等。

5、写教案分析,在深思中推动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

6、做好论文的撰写、参评工作。

活动安排:

二月份:课例展示交流。王钧、李汪俊、罗建上研究课;课题成员进行子课题研究交流。

三月份:课例展示交流。(姚爱祥)组织课题学习,程中华、戴辉文、孙小娟上研究课;课题成员进行子课题研究交流。

四月份:课例展示交流。(姚爱祥)组织课题学习,刘华波、曹辉、钱芸上研究课;课题成员进行子课题研究交流。

五月份:课题研究小结

课题研究工作计划2

(一)、研究背景:

经过前段时间的研究,在总结了前期工作的缺乏:教研组活动中,结合本组研究主题进行的研究不够细致、深入;主研教师的网上浏览和网上交流并未真正达到交流和共享的目的;对教师进行的培训不系统、不充沛;课题宣传、学习力度不够,局部教师对课题理解不透彻;缺乏与本部的密切联系等,本期为了更好地与本部一起开展“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研究”课题研究,将我校的科研和校本研究工作深入推进,借助本部的优秀资源,以教研组主题式教研为主要框架,以“三校联动”活动为契机,以校内课题联动等形式,构建各种网络交流平台,深入扎实地开展校本研究,让教师在研究中提升教育智慧,分享教育效果,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二)、中心工作:

1、制定本期课题研究制度,落实相应的工作职责,推进常规研究工作。

2、结合“三校联动”活动,开展“视频课例研修”工作。

3、利用课题博客,展开课题联动研修活动。

4、借助本部网络备课资源,促进网络课例的交流,并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促进教师专业生长;利用学校论坛,进行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优秀论文资料的交流、共享,搭建网络研修的平台。

5、跟进网络研修的培训。

(三)活动布置:

1、常规活动:

(1)利用网络进行教研组主题式教研(一月一次,教研组要有活动记录)。

(2)主研教师 “三个一”工作:一月一次网上浏览;一月一次网上交流;一期一次网上投稿。

(3)学习本部或其它优秀课例展开网上评课活动。

和本部通过“办公网”相互评论自身学科同类教学设计。

①通过“备课信息管理”选择检查与自身学科相关的备课信息。

②在对应教学设计内参与评论,字数不少于100字,每人评论教学设计篇数不少于2篇。

(4)视频上传。

(1)结合“三校联动”活动,开展“视频课例研修”工作

(2)建立课题博客,展开课题联动研修活动。

(四)、学月布置:

第一学月(2月)

1、优秀论文、视频上传。

2、本期优秀课例的筛选和上传。

第二学月(3月)

1、选定各教研组研究的话题

2、拟定研究计划,做好研究工作布置。

3、为“三校联动视频课例研修”作好准备工作。

4、利用教研和业务学习时间,对教师进行上传资料的培训。

5、各主研教师行动起来:一周一次网上浏览;一月一次网上交流。

6、召开第一次课题例会

第三学月(4月)

1、继续利用教研和业务学习时间,对教师进行视频课例研修培训;

2、开展网上评课活动。

3、结合“三校联动”活动,开展“视频课例研修”工作。

4、召开第二次课题例会,通报研究情况,对下一阶段研究目标进行调整。

第四学月(5月)

1、召开第三次科研例会。

2、对教师进行课题博客研修培训。

3、利用课题博客,展开课题联动研修活动。

4、 “板书主题研修讨论”活动总结。

第五学月(6月)

1、各主研教师进行一期一次的网上投稿,并总结校本研究的个人心得与困惑

2、各教研组总结交流校本研究的心得与困惑,拟定下一阶段研究目标和方向。

(五)、工作措施:

1、进一步明确课题成员的具体分工、主研教师职责,制定课题研究制度。

2、督促主研教师认真的做好了“三个一”工作:一月一次网上浏览;一月一次网上交流;一期一次网上投稿,每学月月末进行考核。

3、各教研组认真做好研究话题的交流、讨论和提炼工作。

各校教研组负责人组织本校教研组收集教师最关心的讨论主题两个。

4、建立课题博客群,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和《课后反思促研究型教师生长的研究》课题的联动研修。

5、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例会,参与人员为总课题组主研人员和子课题组课题负责人,通报进展状况,交流研究心 ……此处隐藏12260个字……的集体智慧和团结奋斗精神,围绕提高农村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主题,把工作重点放在对以往科研成果进一步提炼、深化和推广上。

二、研究内容

继续强化理论学习成果,深化研究水平,整理研究材料,推广研究成果。

成果形式:论文、研究报告或现场展示。

三、工作措施:

(一)、继续进行基本功训练

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很多方面,而教师基本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本学期,我乡将继续进行常规的基本功训练,要求课题组教师抓住自己的薄弱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二)、结合开拓进取杯和区教学大赛,开展最后一次课题研究课活动。

(三)每一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研究目标,抓住新课程实施,提炼成功的经验,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多动笔、多参赛、多投稿。

(四)做好教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通过组织现场会或研讨课等形式,对较好的研究成果和改革成果加以宣传,打造学校的特强学科和特色学科。

(五)举办课题研究成果交流活动。交流展示材料:最终成果(成果主件及必要的附件)、工作报告、研究总报告、体现本课题研究成果的一堂课题研讨课等。

四、月份工作安排

9月:

1、各课题组制订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2、召开课题组长会议,明确任务。

3、组织好常规研究活动。

4、基本功训练

10月:

1、课题研究课活动

2、子课题组教师整理资料,撰写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3、中心校课题组进行材料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准备结题。

4、接受区级、市级验收。

课题研究工作计划15

为了进一步深化数学教学改革,通过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研究与实践,实现教材体系的指导思想,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促进我校小学高年级学生利用数形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实施要求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现状。

(2)通过研究,探索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对策。

(二)研究内容

(1)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现状调查的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对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并进行情况分析。

(2)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对策的研究。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教学问题,探索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

数形结合思想在四年级 “数与代数”知识领域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五年级“空间与图形”知识领域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六年级“统计与概率”知识领域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六年级“实践与综合运用”知识领域中的应用。

探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同时,也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途径。

二、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将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运用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分析调查分析学校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大致情况,以及学生在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行动研究法:研究本课题的主要方法。将有关“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的初步成果再应用于实践,是教师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某个具体问题时,一起探寻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并在实践与研究中不断调整、补充、完善。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研究活动中的实施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阶段成果和最终的成果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上升为经验,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

三、研究步骤

本课题实验周期为一年。共分三个阶段:

本课题研究历时两年,分为三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0月至20xx年11月):

1.组建课题组,商议研究计划;

2.课题教师查找有关实验资料,加强理论学习,寻找理论依据。同时,学校组织讨论、分析有关数学教学中与学生数形结合培养有关的素材及因素,发掘已有的教学中学生数形结合培养的经验,收集、提炼第一手资料,提高自身的意识;

3.撰写研究和实施方案,组内分工,明确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12月至20xx年4月)

1.实施课题研究,促使研究教师对数形结合思想有系统的认识,明确其地位及作用;

2.对学生进行研究前的摸底调查,对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现状等进行调查,形成基础研究数据,建立研究档案;

3.根据初期方案和调查报告,课题组成员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全面认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挖掘教材中蕴含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内容,分析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和功能。

4.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教学问题,探索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形成优秀案例。

数形结合思想在四年级“数与代数”知识领域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五年级“空间与图形”知识领域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六年级“统计与概率”知识领域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六年级“实践与综合运用”知识领域中的应用。

5.在研究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训练内容与方法过程中,作出准确、详细的分析与评价;

6.进行中期汇报,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整理和归纳。

7.在前期探究的基础上,探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同时,也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途径。

8.课题组研究人员在数学课堂中做有心人,积累资料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进行总结反思,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第三阶段:成果形成阶段 (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

1.分析与处理有关的数据,整理课题研究的各类成果材料,撰写论文,完成研究报告;

2.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四、工作安排

三月份

整理前期资料,制定了《学期研究计划》。

五月份、六月份

课题组成员针对前一阶段的问卷调查、分析,进行课堂实践研究,整理出优秀案例及反思。

八月份

利用假期时间,各自进行理论学习,充实课题研究,完善下一步研究方案。总结前一阶段研究成果,完成了《学期工作总结》。

总之,本学期课题组将在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在小学高年级“数与代数”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通过开展切实有效的研究活动,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教育科研水平、教学质量使数学学科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课题研究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