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活动方案

说课活动方案

时间:2025-08-25 19:43:14
说课活动方案

说课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活动方案1

一、活动变更缘由:由于甲型h1n1病毒的流行及危害,经教育局决定停止。原定10月16日下午举行的初中政治片说课活动安排,改为用教育局视频会议形式组织,现将活动方案公布如下:

二、研究的形式:

通过网络研修理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完善新课程理论,通过班级说课、网络视频的形式进行讨论,互相促进,达成共识,共同成长,逐步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研究地点:

本学校视频会议室。

四、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1日下午13:30----17;00

五、活动内容安排:

(一)4节数学说课如下表:

(二)研讨活动

参加活动人员如下:

60中林艳沈爱静孙德军

46中郑卉毕凤玲马晓波

20中陈丽贤李金红刘振红

六、活动要求:

1、各单位提前调试语音、视频设备,保证视频会议顺利进行。

2、参会人员名单中如人员少,单位领导可自行增加教师。

3、参会人员认真听课,说课完毕后积极参加研讨,每单位先派一名中心发言人,然后自由发言,每单位至少百分之八十教师发言。

4、说课教师在4日上午先将说课课件传到进校ftp政治说课文件夹,说课结束后还需教师上交的材料有:教学设计,两张照片,课后反思。

5、各单位会后将参加活动情况写成总结传到班级动态栏目。

【范例】

为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为教师搭设展示教学才华、提升专业能力的平台,提高全体教师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现决定举办教师说课展示活动。

一、组织机构:

成立“说课”评选活动委员会,下设语文、数学、英语、科任三个组。

“说课”评选活动委员会成员:

窦桂梅张平余永红胡兰王杰红辛峰苗育春张红石俊华安华姜国明傅雪松毕可纫王凯吴军潮马艳红

二、活动安排:

1、前期准备(2月22日~3月14日)参赛教师确定说课课题,撰写说课方案,制作说课课件。

2、校级评选(3月15日~3月18日)。

(1)数学教师说课:3月15日——3月17日每天上午第三、四节10:20-11:50

(2)科任教师说课:3月15——3月17日每天上午第一、二节和第七节;

(3)语文教师说课:3月15——3月17日每天下午开始。

(4)英语教师说课:3月17日上午。

三、活动要求:

1、参加对象:45岁以下(不含45周岁)教师。

2、说课内容:双册一节课内容。

3、说课时间:说课15分钟,答辩2-3分钟。

4、说课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说课。

5、说课课案:请于说课当天7:55之前,上挂校园网-教科室-说课课案-**学科文件夹中(文件名为说课教师的姓名)

四、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5、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原则。

说课活动方案2

《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这是来自《东方娃娃绘本》的图书。这图书传递的是一种善良、美好和聪慧。而传递这一切的是图画中逼真的兔子和狐狸的面部的特写、不断累加、发展的故事情节和狐狸心里对一种生活规律的认同——从而认同兔子为他设下的一个个聪明的陷阱。但当兔子的计谋得逞了,他却发出善良的“这是我和狐狸互道晚安的地方!狐狸,晚上好!”

这是一个扣人心弦却又充满着情趣的故事,孩子们一般都会在紧张、害怕中感受狐狸的贪婪凶恶,又会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感受兔子的睿智和镇定。满足了孩子们既害怕听,又非常想听下去这样的心情。“晚安”柔软了每个角色的心灵,因为“晚安”,饥肠辘辘的狐狸给兔子道晚安、讲故事、带小兔子回家、唱晚安的歌,因为“晚安”,兔子爸爸放下了向狐狸抡起的木棍,绘本每一幅画面上基本上都是狐狸和小兔子,但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感情色彩,有的凶残狰狞,有的却是温情缕缕,这就是故事的情趣。

整个活动的思路比较清晰,活动目标基本达成,孩子们充分体验了兔子大胆的机智、勇敢和狐狸的凶恶、愚蠢,感受绘本画面的幽默与风趣。在活动中,我基本能关注到每个幼儿,倾听他们的回答并给以肯定。因为在本班师幼互动也比较好。绘本教学激发了幼儿喜欢阅读图画书的兴趣,培养幼儿阅读的习惯。但作为绘本教学而且是第一课时,可以就选取图画书中的部分情节,或看图画书中的一个要领,不用完整讲述整个故事。不然会有同于语言活动的教学方式。

在活动第一个环节激发幼儿的兴趣中,我请小朋友猜猜这个书宝宝的名字,可以把这个环节放到第三个环节之后可能比较好,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可能会更明确些。

在第二个环节让幼儿欣赏课件,初步了解图画书的内容中请幼儿观察兔子的表情时,小朋友们都看不出兔子的“不害怕”,这时我的引导也不是确切。因为按常理来推算,兔子肯定会感到害怕,而这里的故事情节却是兔子并不感到害怕,这样的故事情节很难让人猜想到,小朋友们也是如此。但这时我应采取正面或者直接的引导方式可能比较好,直接将孩子引入正题,不然会越扯越远。

然后,在第三个环节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中。对于小朋友的回答我应及时表扬给予肯定,而且在他们的回答上还可以更深入的探讨。一个环节好了之后,应做好小结工作,我虽然有做好小结,但小结的不够完整。

在以后教学活动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争取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向前迈步!加油!

说课活动方案3

一、教学目标

依据幼儿园美术教育大纲中对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要求,以及学前幼儿美术教育大班年龄段的培养目标,结合教材本身的要求,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以下二点。

1、在幼儿已初步掌握水墨画表现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用水墨画表现方法根据主题进行创作性绘画。

这条目标是根据纲要艺术领域内容中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所设计的。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讲述能力,使之萌发热爱秋天的情趣。

这是一条情感目标,我在教学中允 ……此处隐藏2641个字……p>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点数、目测等比较两群物体的数量的简单方法,因此,在本活动中我们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选择了“一样多吗?”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探究活动,生成开展了将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大班数学活动《一样多吗?》。

在活动中,为了使幼儿能正确理解并掌握用一对一的方法(一一对应)比较两群或两群以上的物体的数量是一样多吗的思想,我们以幼儿日常活动中最常见的游戏为载体,从抢椅子、找朋友的游戏→生活化情境(多媒体课件)→动手操作→作业评价,把科学、语言、社会、数学、音乐等学科有机整合并渗透到这个活动中去,真正做到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思想与方法,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按《纲要》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们设定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能比较两(几)群物体数量的相等与不等。

2、方法、过程目标: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去解决两(几)群物体数量的相等与不等的问题。一一对应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函数(数学主要是研究函数)的核心,且涉及到集合的概念。在此我们抓住这个契机,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与集合的概念,为引领孩子日后的学习,将起到一个十分积极的功效。

3、情意目标:让幼儿能积极、主动进行学习,能克服困难、坚持学习,从而获取成

功的愉快及自信。

三、活动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人的学习都是通过活动来内化与建构的。因此,活动的设计与

展开是教学的关键。本活动主要分三大块按程序教学的要求而展开的。

第一块,游戏活动导入。

主要通过孩子们平常最熟悉的音乐娱乐游戏活动“抢椅子、找朋友”让孩子亲身体验用一对一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概括出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比较两个集合中的元素数量一样多吗?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有机融合了音乐学科的要求,同时要求小朋友用一句较完整的话说出“××和××一样多或××和××不一样多”。

第二块,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来巩固及运用一对一的方法。

在课件中,第一部分利用碗和勺子,通过一只碗放一把勺子的动画演示,幼儿一目了然的就知晓了用一对一的方法可得出碗和勺子一样多。第二部分通过小兔拔萝卜,进一步解决了“不一样多,多多少,少多少”这一问题;第三部分,主要迁移了日常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也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一个难点),让幼儿感知一棵树一朵花一棵树一朵花的序列问题,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四部分,通过“小剧院”这一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让幼儿知道,票与座位一一对应,所以票的张数与座位的个数是一样多,因此票的张数就是座位的个数。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可以掌握到一定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大量的数量词,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块,幼儿动手操作。

主要通过几何图形的分类,一一对应,进一步强化了幼儿对一一对应方法的掌握,同时在幼儿已有的两群物体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尝试三群物体进行比较。通过孩子们的操作,惊喜的发现他们可以通过计数比较,一对一对一的比较(其中可有排列整齐的对应比较;也有三个为一群的对应比较等)不同方法正确掌握三群物体的数量是一样多吗这一问题。

四、活动评价:

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学生的评价活动,因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功能是发展。为此在活动中尽量为孩子搭建评价的舞台,展示孩子的学习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提升学习的自信,同时在评价中取长补短、整合不同的意见,使原先的学习成果得以补充、完善、提升。在评价中学生不同意见的碰撞,往往是深化学习的生长点,使孩子的学习得以延伸与发展。

说课活动方案8

一、 活动目标:

1、 指导幼儿仔细观察读本中的画面信息。

2、 熟悉读本中的文字,学习并能够使用读本中呈现的形容词。

二、 活动准备:收集读本中相关特征的鞋子,并将它们布置成一个展示柜。一次性袜子人手一双。

三、 活动过程:1、 请幼儿试穿鞋子,体验不合适的感觉,并进行充分的表达交流,鼓励幼儿用形容词来描述鞋子。

2、 阅读大书:先请幼儿快速的浏览一遍大书,结合封面说说故事的梗概,然后再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画中体现出来的信息,重点观察每一页中鞋子的特征。

3、 请幼儿猜测土土会对末末说些什么?末末又在做什么?

4、 大书指读:向幼儿展示文字,带领幼儿清晰、正确的朗读文字。重点突出形容词之间的对比,帮助幼儿使用多个形容词来描述同一物体。

5、 讨论:如何才能更快更好的选到合适的鞋子呢?

四、 延伸活动:1、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设计一双自己喜欢的鞋子。

2、 收集不同种类的鞋子让孩子们进行分类。

说课材料随着季节的变化,孩子们脚上的鞋子也开始有了变化,他们经常会在一起谈论自己的鞋子,要是谁穿了新鞋子就会在那介绍与臭美一下。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便和孩子们商量:“开展鞋子的主题活动,怎么样?”结果得到了绝大多数孩子的赞同。他们纷纷开始收集各式各样的鞋子,在班级里布置了一个鞋子的展示柜。正好本学期分享阅读的读本中有一本《土土的鞋子》与这一主题十分的契合,这个读本也是一个主题式的活动,可挖掘和延伸的内容很多,十分生活化。读本的句式简单,内容涉及科学、艺术和语言领域,其中的知识点有关于鞋子的分类、鞋子的样式、图案与花纹以及如何形容鞋子等。我班的幼儿经过一年多的分享阅读的教学,对于书中的句式都能掌握,而鞋子的分类、鞋子的制作与装饰等内容则可根据主题的进展情况分阶段开展。因此我在设计本阶段活动时,就将目标定位在熟悉读本文字并能够使用读本中呈现的形容词上。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我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阅读氛围,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充分感知、交流的机会。“分享阅读的时间”成了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其次,我采用了情境体验法,因为幼儿的学习十分依赖于自身是否能和学习的对象有良好的互动,是否是他们感兴趣的,为了让他们更主动的学习,获得感性经验,我设计了“试穿鞋子”的这个游戏环节,让幼儿能通过亲身的体验,将感觉大胆的表达出来,并能正确的使用形容词,知道一个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从而提升概括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我结合了迁移法,借助读本的阅读与指读,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迁移,正确地使用形容词。在读本的处理上,则着重引导幼儿关于“松”“高”“紧”的认识从而概括出关于“刚刚好”的意思。另外在读本的最后提出一个悬念和问题,延伸出幼儿对其他的有关鞋子的活动关注与期待。例如:鞋子的分类、鞋子的制作与装饰、鞋子的号码及长度测量等。

今天这个活动好的方面有:

一、目标定位准确,并且能围绕目标进行教学,环节清楚不拖沓。

二、注重师幼互动,让幼儿能充分的表达,及时积极地回应幼儿的问题。

《说课活动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