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老师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是时候认真思考工作计划如何写了。估计许多人是想得很多,但不会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老师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老师教学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继续以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益为宗旨,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为重点,加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切实发挥“桥梁纽带”和“专业引领”的功能,努力提高我市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继续强化学习意识
通过多种形式与途径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及其他教育教学理论,真正转变教学理念。尤其要组织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总目标及年段目标,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各年段目标及年段间目标关联,使教学能瞻前顾后,有的放矢。
2、积极探索朴素而有效的课堂教学
在前几年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课堂教学的改革,切实改进教学行为,以提高小语课堂教学效益为根本,优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探索朴素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追求“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语文课堂境界。
倡简:目标简明扼要,过程简洁清晰,手段简捷有效;
务本: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为本,突出语文的本体地位,用好用足文本的资源;
求实:教学过程真实,教学方法朴实,对学生的语言、思维训练以及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培养扎实;
有度:目标要求设定有度,教学进程的推进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有度,课堂训练适度,教学手段的运用及相关拓展有度。
3、继续深化教学“六认真“研讨,落实精致化管理要求
教学“六认真“是语文教学永恒的研究话题,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继续加强对教材研究,尤其是加强对教材内在联系、语文知识能力等训练序列进行研究,继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材教法研讨,对不同年段中出现的同类体裁课文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行研究;
加强对教学方法研究,根据不同年段要求、课文特点、学生特点设计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强化学法渗透与指导意识,结合不同课文的教学,指导相应的语文学习方法,使学生具备语文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
加强课堂及课外训练的设计研究,找准语言实践点(听说读写思等),精心设计课堂实践练习和课外作业,力求使课内外练习更精要、更具针对性,匀出更多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注重发挥学习评价的导向作用,教师要在融会课标精神、深入透彻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命题,关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素养的检测。
4、倡导丰富课外阅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研讨活动要力求做到“课内提效,课外丰富阅读”,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学生学习发展规律,重点探究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等有效策略,摸索一些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策略,并实现课内外融通,通过相应的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能力,丰厚学生的文化与精神积淀。本学期将继续进行“阅读之星”、“书香之班”评选工作,组织暑期小学生作文竞赛活动。
5、做好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调研
本学期将进一步落实教学质量调研的过程管理,提高调研的信度和效度。做好调研后期的质量分析工作,以期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要特别加强高年级的质量跟踪和调研活动,认真组织好小学毕业考试和质量调研工作。各校平时要求教师认真选编、批改、评讲作业,做到“五有五必”: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立足有效课堂,有效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6、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要求教师在学习中提高,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教学、文学等),与学生共同阅读,并在阅读中积累思考,丰厚自身的文学及教学底蕴;在活动中提升,坚持活动出人才的宗旨,举办各级各类活动,让不同层面的青年教师得到不同的磨砺,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教学中锤炼,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成为学生的语言示范,磨砺自己的组织调控能力,灵活智慧有效地组织教学。
7、改进教研形式,营造求真务实、和谐有效的教研文化
本学期,各校校本教研活动要在“实”上下工夫,在“新”字上做文章,将市级教研、视导片教研与校本教研相结合,展示活动与主题研讨紧密结合,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与内涵,凝聚语文教研的集体智慧,切磋课堂教艺,充分实行资源共享,努力打造求真务实、和谐有效、富有创新的教研文化,推进我市小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上学期评选的市级先进教研组将组织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
2月份:
1、制定教研计划
2、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笔试部分)
3月份:
1、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展示
2、先进教研组展示活动
3、中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
4月份:
1、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口试部分)
2、整班阅读现场观摩活动
3、试题编制研讨活动、
4、民工学校教学工作调研
5月份:
1、教师命题比赛(5月1日前上交参赛试卷)
2、“阅读之星”“书香之班”评比(5月15日前)
3、市小学生(四年级整班)钢笔字比赛(5月15日前)
6月份:
1、学科质量调研
2、小学毕业考试
3、中小学生作文竞赛准备
4、有效教学论文评比
语文老师教学工作计划2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语文老师教学工作计划3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27班学生都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汉语拼音,有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并能通过查字典自主了解字义。养成了良好的听说习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运用学过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孩子们已经喜欢上了课外阅读,学会了摘抄好词好句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从学习态度来看,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 ……此处隐藏10632个字……p>
4、在讲授现当代文和古代散文过程中,穿插兼顾写作、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
三、能力培养目标:
1、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
2、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3、着重加强语文双基础的训练,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4、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各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正确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四、教学进度
(一)1—2周第五单元
(二)3—4周第一单元
(三)6—8周第二单元
(四)9—xx周半期考试
(五)11—12周第三单元
(六)13—-14周第四单元
(七)15—16周第六单元
(八)17—20周期末考试复习
另外利用双休日补课期间穿插专题训练。
语文老师教学工作计划10一、指导思想: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学习目标甚至人生目标),培养良好的习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有目的的学习、生活,将班级学习目标和自己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
2、教会学生按照课堂教学的目标逐步解决具体的问题,即将大的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从而实现大目标;
3、继续加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阅读和背诵能力;
4、教会学生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学习方法,进而根据每位同学的特点,指导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5、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珍惜来自父母亲人和师友的关爱,并懂得以实际行动回报,懂得感恩。
6、力争本学期学生语文成绩有大幅度的提升。
三、学情分析:
这两个班学生语文底子薄弱,成绩始终不太理想。但经过一年的努力,情况稍有改观,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很高,很多学生进步很大。
四、教材分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而且新教材所有的教材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阅读:新教材的一至四册都是30篇课文,五册、六册是25篇课文。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二单元,以为主题的文章;三单元,事物说明文;四单元,事理说明文;五单元,文言文单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六单元,关于自然景物的文言文单元。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由于说明文的阅读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所以三、四单元是教学的重点,而且《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馆》、《大自然的语言》一直都是重点篇目,也是教学的重点。
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安排与单元相适应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这种模式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每个单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册教材中一、三、五单元以综合性学习为主,以写作、口语交际为辅,通过活动来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思考调查的历史,领略的文化魅力;而二、四、六单元以写作为主,以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为辅,通过练笔来感悟的世界,走上辩论台,收集资料来撰写小论文。
课外古诗词背诵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导读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
五、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知耻、明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学期的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平,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使其与优秀的距离有所接近。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比如古诗词,可按作者、按类别、按主题分别进行分类,形成经纬交织的网络。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4、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因此,平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5、强化作业管理,逐步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6、坚持晨教口语表达训练活动(约3分钟),教育学生懂得自尊自强,争取做一个有志青年。踏实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7、做好纠偏工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常练习字,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
8、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9、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网络手段学习,将班级博客利用起来,指导学生利用每周的信息技术课写一篇随笔或感言,发表在班级的博客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本学期个人提高计划
1、业务提高计划
(1)定期参加听课活动以及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搜集优秀的课例进行研究。
(2)写好教学反思、教学日记并及时进行整理,升华为随笔和经验。
(3)上好每一节课,精心的科学设计、思路创新的探索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4)课堂结构要严谨有序,丝丝入扣,生动有趣,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5)黑板上的板书争取大方简练,既有利于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又锻炼学生的书法。
2、计划阅读书目
(1)外国名著:《安娜爱》
(2)中国名著:巴金系列《家》、《春》、《秋》、《雾》、《雨》、《电》、《四世同堂》、《唐宋八大家精品散文》、《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名言录》
(3)教育教学:《今天怎样做教师》、《优秀班主任一定要知道的12件事》、《陶行知名片精选》、《走进新课程系列丛书》、《写作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