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10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使用教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设计思路]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商店购物、寄贺卡、义卖等三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采取分组活动教学,6-8个同学分为一组,分为6组。
[教学准备]
1. 一个漂亮的盒子,里面装着人民币;
2. 每个组准备一个存钱罐,每个里面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和几张外币;
3. 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一套;
4. 每个学生准备好3元钱,用信封装好;
5. 货架及价格分别为2元1角和5角5分的物品各4种;
6. 表格,每个学生两张(表1,表2);
7. 动画mtv《一分钱》;
8. 义卖活动记录表,每个参加义卖的小组两张,文具店表格如下,其他店可自定,格式一样(表3);
9. 根据3个义卖点义卖的内容准备物品,每个点准备8种,用塑料篮装好,8张工作牌及3个义卖店的店牌;
10. flash课件,视频展示台,电脑,投影仪等。
[活动过程]
一、 在分类中初步感知人民币
师:(出示一个盒子),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
生1:糖。
生2:纸斤。
师:到底是什么呢?请个小朋友来摸摸看。这是什么?
生1:钱。
师:小朋友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看来你们对钱还是挺熟悉的。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存钱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钱,请你们把它们分一分类。分完了之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分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类,然后选一个代表来汇报结果)
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1:我们把纸币放在一起,把硬币放在一起。
生2:我们把所有是1的钱放在一起,把不是1的放在一起。
生3:我们把见过的钱分成一类,把不认识的钱的钱分成一类。
师:我们来看看这一组同学分的,他们把我们平时常用的钱分到了一类,把没有见过的钱分到了一类。分地非常好。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平常用的钱又叫做什么呢?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哪些人民币呢?(出示课件:所有面值的人民币,见图一)
生1:我认识100元的,10元的,5元的,和1元的。
生2:我认识1角和5角的;
生3:我认识2角和1分的。
生4:我认识5分的。
师:看来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今天我们先研究小面值的,大面值的我们下节课再研究。(出示课件,小面值人民币,见图二)
二、 在实践活动中探索新知
师:我们看到屏幕上有这么多人民币,那么你们会不会区别它们呢?会不会把10元的当成1元来用呢?请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区分的,交流完以后,老师要考考你们。
(分组讨论)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人民币了。你们看看这张是多少面值的?(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
生:1元。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因为上面有阿拉伯数字1,还有汉字圆。
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材说明】
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坚持用自己的劳动来获得食物,得到人们的赏识和接纳。他的为人与尊严,后来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课文表达了人要自食其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原则。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尊严、逃难、款待、显然、狼吞虎咽、例外、苍白、骨瘦如柴、需要、灰暗、喉结、赞赏、思量、惬意、僵硬、许配。(认知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思想感情。(能力目标)
3、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德育目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2、难点:
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尊严”的人生格言、小故事。
2、风雪声的录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播放风雪大作的声音),老师动情地描述: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刺骨的北风无情地逼迫着路上那一群衣衫褴褛的逃难人,他们一个个面呈菜色,忍着饥饿,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艰难地前进……同学们,此时你们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
2、同学们都感到寒冷饥饿在侵袭这群逃难的人,在这样冰天雪地,风雪交加的时刻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他们需要食物、衣服、炉火)是呀,如果此时给他们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食物,他们一定会一扫而光。可是在这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年轻人却拒绝了这份极需要的食物,这到底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尊严》。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自然段检查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先讲了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了什么?(这篇课文先写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然后写哈默 ……此处隐藏9254个字……。
二、阅读短文
1、自由读短文,不懂的词句划上记号,想想读懂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
(1)读懂了内容
(2)弄不懂的词句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弄懂文中的词句。鼓励学生、辞典。
3、引导学生弄懂短文第2题
(1)自由读并思考
(2)讨论交流
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人生的意义:生命是短暂而渺小的,但人生应该更加一丝不苟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人留下些令人珍惜值得玩味的有价值的东西。
(3)引导理解: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这句话中,固执是说当一个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时,他肯定是经过了一番不懈的努力。自强不息,矢志不渝,这是固执的含义。简单是说真正的人生其实都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生。
4、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5、小结:人生应该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应该给他人一些值得珍惜的东西,这是作者在观察一枚贝壳时所感悟的。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设计方案 篇9【课题】计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计划的含义、特点、种类等知识; (2)掌握常用的计划的写作。 能力目标:通过计划的学习与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做人做事要有“计划”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计划的写作。
【教学难点】
计划的写作格式。
【教学设计】
(1)通过模拟的工作情景导入计划的概念; (2)引导学生认识计划的概念、特点;
(3)针对计划的不同使用情况,辨认计划的种类; (4)通过习作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5)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展开,层层推进教学。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设计理念
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碰撞火花,培养能力。其间穿插了让词语回家、开火车等活动,使实践活动充分而有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积累与运用”的训练,复习汉语拼音和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参与竞赛等多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运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生字及生字带出的二字词、四字词,积累词语。
2、建立句子的概念,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进行写词、写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1、相关的词语卡片,“读读背背”CD。2、反映古诗《画鸡》意境的大挂图或投影片。
学生:相关的注音字卡。
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拼音
1、小朋友,汉语拼音很讲究读音正确。现在,老师和你们做个游戏,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老师说一组字,你们比较它们的读音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主地正确地区别平翘舌音、前后鼻韵。引起重视,自主读准字音。)
2、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做的注音字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要求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自读情况,帮助纠正读音。
4、全班采取指名、分组、开火车等形式赛读。
5、表扬鼓励,导入下一个环节。 同学们,这些字你们都读得非常正确,还有一些字你们认识吗?看看谁认的字多。
二、比一比,谁认的字多
1、分别出示比赛的内容“你还认识我吗”和“自主识字园地”。
2、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并请他评一评,自己认识多少个字、多少个词。不认识的字、词做上记号,请好朋友教教。
3、指名汇报读。
4、全班齐读“你还认识我吗”。
5、通过读词,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6、指名回答,师相机引导。
7、比一比记词语,看谁记得又多又快。生自由识记。
8、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说。
9、小组内交流,班内汇报。
10、谁能发现词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指名回答。
11、小结引入下一个环节:刚才同学们说的句子都是由许多词语组成的。如果我们把句子中的词语顺序打乱,同学们还能把句子整理出来吗?
三、游戏:帮词语回家,建立句子的概念
1、请七位小朋友带着词语卡片到讲台上,其余小朋友帮他们找到家。要求组成的句子通顺,不漏字,不加字。
2、生自主思考,并试着让词语回家(说一说或写下来)。
3、生汇报,并上台将七位带词语卡片的小朋友带回家。学生评议。
4、总结学习情况,找出出错的原因,再把整句话读一读。
5、指导正确写句子的方法。(1)初读词语,初步建立“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印象。(2)再读词语,进一步建立“谁怎样干什么”或“什么在哪里怎么样”等印象。(3)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是否漏字和加字。(4)将句子写下来。
6、出示一组词语,学生练习写句子,看能写几个。
7、学生互相展示、交流。
四、读读,猜猜,玩玩
1、生自读谜语。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全班齐读。
3、放CD,生跟读,并自己做动作,猜谜语。
4、猜出谜底(蜻蜓),指名说说是怎样猜出来的。(根据外形特点、本领特点。)
5、蜻蜓有什么本领呢?它能为人类做什么?
6、你还了解哪些会捉害虫的动物?(学生根据生活积累及收集的资料自由发言。)
7、熟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五、悬念引入,学习古诗
1、师谈话:前面,我们了解了蜻蜓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美丽、可爱的小动物,它们用自己的本领默默地为人类做着贡献。老师说诗句,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动物。(猜出是公鸡。)
2、出示挂图,请学生自主观察。指导学生说说画面描绘的公鸡的外貌特点。
3、自读古诗,边读边想公鸡的特点。
4、借助图画,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并背诵古诗。
5、汇报背诵古诗的情况。
6、你还能背诵哪些写动物的古诗呢?试着背给大伙听听。
六、读一读,和鸽子做朋友
1、激趣谈话。师引导学生看窗外的天空,鸽群正振翅飞过。这些鸽子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又有什么本领呢?出示短文。
2、自读短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短文的情况。指名读短文,生评议,互相帮助。
4、熟读短文。读了短文,你了解鸽子有哪些本领?生反馈。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鸽子的知识?生反馈。(信鸽可送信,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等。)
6、再读短文,整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