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教学设计

一年级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21 23:35:10
一年级教学设计

一年级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教学设计1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学生大都喜欢猜谜语,因而开课用谜语引入,达到激趣和点题的双重作用。

(1)猜谜:“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两颗黑葡萄。”

(2)引题质疑: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每个人的梦想,让我们把这个梦想说出来──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齐读课题)那眼睛有什么作用,失去了明亮的眼睛,我们的眼前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穿插游戏,体会作用

一年级的孩子对游戏最感兴趣,因此设计了画鼻子的游戏,让学生从游戏中体会失去明亮的眼睛给生活带来的不方便。

1.游戏: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一人蒙眼,一人给老师发的“娃娃”画上鼻子,之后再交换。

2.展示谈感受:实物展示台展示同学画的“娃娃”的鼻子,并请学生说说看了之后的感受。

3.交流调查结果:学生把课前进行的调查进行交流──你身边有哪些人是近视眼?他们戴上眼镜后有哪些不方便?

三、直面近视,分析原因

“品德生活化,让学生在身边的人、事上找到原因,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课程理念。因此,我除了让学生从身边的人发现近视带来的不方便外,还让近视的学生从自己身上找出造成近视的原因,从而达到警示自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爱护好自己的眼睛的目的。

1.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些原因会造成近视?(可以根据自己课前调查、查询的资料,也可以就本班情况,询问班上视力不好的同学,还可以就地问问老师……)

2.全班交流:你们找到了哪些原因?

四、深入探究,帮助矫正

根据学生找到的原因,教师随机讲解怎样爱护自己眼睛的知识。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如:通过看录像、做试验、调查问卷、动手实践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保护眼睛的知识。并且,对学生熟知的如看电视、看书等知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而对光线、饮食等学生容易忽视的方面重点讲解。

1.电视的学问

通过看录像片断让学生了解正确看电视的距离、光线、时间等对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2.线对视力的影响

(1)学生自己试验:教师关掉所有的电灯、拉上所有的窗帘,让学生体会在很微弱的光线下看书写字时眼睛的感受。

(2)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前做的试验──在很强烈的太阳光下看书时眼睛的感受。

(3)教师总结:只有在合适的光线下看书,眼睛才会舒服。

3.书写字姿势的重要

学生和老师一起边念儿歌边做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老师强调正确姿势的保持,并随机表扬课堂上保持正确姿势的同学。)

4.食对视力的影响

(1)展示调查表:请学生将自己课前填写的调查表──喜欢吃的和不喜欢吃的蔬菜水果在实物台上展示。

(2)教师展示对眼睛有好处的食物:学生根据自己填写的调查表,如果老师出示的食物是自己喜欢吃的,那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自己。

(3)谈感受:了解了这些食物,你有什么想法?

(4)涂色:孩子们,为了我们的眼睛更亮,你们愿意把你以前不喜欢吃的食物变成你喜欢吃的食物吗?请选择一种或几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涂上色后的调查表。

5.睛的休息

你准备怎样休息自己的眼睛?(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起做。如:揉揉眼睛;做做眼保健操;趴在窗前,望望窗外的绿色植物……)

五、总结欣赏,课外延伸

在学生明白了怎样保护眼睛后,让学生欣赏一组非常优美、生动的画面,进一步体会拥有一双明亮眼睛的重要,爱护好自己的眼睛。

1.赏画面:播放节选的九寨沟、学生熟知的动画片中最感兴趣的画面。

2.结扣题:刚才的画面真精彩,是用什么欣赏到的?(眼睛)孩子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真好,让我们保护好这双明亮的眼睛,好吗?

一年级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及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整理数据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愉快教学法、讲解法、归纳法。

学法:观察比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统计图表各一张

学生:题卡3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玩具吗?(出示四种玩具)老师要从这四种玩具中挑选一种,奖给在这节课中会听、会看、敢说、敢想的小朋友,只要你能做到,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得到它。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让学生体验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老师到底选择哪一种呢?

生1:小狗

生2:小猪

生3:小鸡

师:大家意见不一样,那怎么办?

生:大家喜欢哪一种玩具的人多,就选哪一种。

师:看来老师要对全班同学做一个小调查,看哪种玩具最受大多数同学的欢迎,老师就把哪一种玩具奖给大家。老师要像刚才那样一个个问下去,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太浪费时间,也记不下来。

师:谁能想一个办法?

生1:举手数一数 。

生2:投票。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办法,想知道吗?

生:想。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动手,拿出你的1号答题卡,在你最喜欢的玩具下面打对钩。

(学生完答题卡)。

师:最后一排学生请你走下座位,将你前面同学的答题卡收上来,交给老师。

2.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的过程

(1).尝试记录发现问题

师:现在老师手里拿着同学们的答题卡,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1:哪种玩具喜欢的人多?

生2:喜欢小狗的有多少人?

生3:喜欢小鸡的 ……此处隐藏9950个字……在不断地吃东西,每天都吃很多食物,对吗?

画面出示孩子们现在的照片。

师:你们吃这么多东西,因为你们都盼着自己快快长大。哎,能不能告诉老师,长大后你们想干什么呀?

生??

师:是呀,我们有好多好多梦想,想当医生、科学家、作家、老师??总之,我们都想成为有用的人,成为像蝴蝶那样自由飞翔的、有梦想的人,是吗?真好,表扬表扬自己!

师:我们这些小小的毛毛虫,要想成为有用的人,光吃食物可不行呀,吃得肥肥的,但什么也不会,就??

生:就变成一个大傻瓜了!(大懒猪了!)

生:哈哈哈??

生:还得学习!

师:对,还得学习,读书。大家看:这些人,原本都和你们一样,长得小小的,瘦瘦的,后来呀,他们吸收了好多好多书的的营养:瞧:这是小红帽,这是白雪公主,这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有些我们也看过,对吗?还有这些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真好玩、可怕的科学??还有这些厚厚的书??他们拼命地啃啊啃啊,那么厚厚的书都被他们啃下去了,可是他们还在啃啊啃啊。长大后,就变成了科学家、音乐家、文学家??(播放幻灯片)

师:你们要想成为医生、老师、科学家、解放军??,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啃一本又一本有趣的书,吸收书中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记住这首小诗:《我是好饿的好饿的毛毛虫》

(作业用校信通给家长发短信):

家长您好!今天给孩子们讲了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家庭作业是请孩子们画一幅画或是做个手工毛毛虫:《我是一条好饿的毛毛虫》。用油画棒或废纸等工具作画,写上名字。还可以让孩子讲讲他的画意,您在画上写文字。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思,不要太多的指导,保持作品的原生态。无论孩子画成怎样,在老师的眼里,都是独一无二的!谢谢您的配合!

一年级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学习广播操3、4节;各种方式做正确姿势的走(模仿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广播操3、4节,使学生初步掌握广播操的动作方法;

2、通过各种方式做正确姿势走(模仿式)的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走的姿势;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锻炼身体,促进生长发育。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①学习广播操3、4节;

②各种方式正确姿势的走。

二、队列练习:向左(右)转口令:“向左(右)——转”

动作:听到动令“转”后以脚跟为轴,与另一只脚的前脚掌同时用力,转90度,后脚快速并拢前脚,两腿伸直,两臂不要外张,上体立正姿势。

教法:

1、原地踏步进行左右转,分清左右。

2、示范动作方法。

3、口令指挥,集体练习。

4、个别辅导与集体纠正。

要求:

①站队快、静、齐;

②精神饱满四列横队集体练习。

(二)基本部分:

一、新授:广播操(3、4)

第三节:扩胸运动

动作要点:扩胸动作幅度大、有弹性,两臂后振与肩平;前,后弓步幅度大,方向正,两腿屈、直分明,上体正直,还原时蹬地收腿。第二个八拍做扩胸动作采用分组不轮换形式。

组织:体操队形

动作时,发出“嘿!嘿!”两声。

第四节:体侧运动

动作要点:体例屈肘上体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不前倾、不转体)幅度大,有弹性、手臂协调配合。

重点:动作方法

难点:动作连贯

教法:1、复习1、2节(音伴);

2、示范3、4节动作方法;

3、分解动作练习;

4、完整动作练习;

5、跟随音乐练习;

6、指导、纠正。

要求:动作正确、协调、有力练习认真、掌握好节奏。

二、各种方式做正确姿势的走(模仿式)

1、解放军雄利赳的走;

2、老爷缓慢的走;

3、小学生轻快的走;

4、熊走;

5、鸭走。

组织:四列横队原地模仿练习二路纵队绕场行进走

教法:1、教师提示各种动物人物名称,并出示图,学生想象,指定学生模仿,教师再总结示范,最后学生原地模仿。

2、跟随音乐、绕场行进。

要求:动作协调、形象、活泼

(三)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小游戏:《打气》

二、集合(表扬与批评)

三、师生再见

组织:四列横队、疏散队形。

教法:教师示范后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要求:动作轻松、自然、认真听讲。

一年级教学设计15

教材简析:

《影子》这篇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宗旨在体现同学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让同学自身在充沛读书的基础上,质疑讨论交流,提高读书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彡、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流程:

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

谜底是什么?(影子)

2、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影子”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影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上面的问题,同学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把不会的字圈上。

(2)识记生字,运用学过的方法,并小组交流。

(3)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笔画“”和偏旁“”。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

三、质疑讨论,掌握重点(鼓励同学质疑)

(1)影子为什么会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呢?

(2)为什么说影子是小黑狗、好朋友呢?

全班讨论,教师可利用活动挂图协助理解。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教师范读。

(2)同学自由读。

(3)同桌互读。

(4)指名读。

(5)全班分三组进行朗读竞赛,评出优胜小组。

(6)熟读成诵。

五、安排作业

课下仔细观察,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在后、在左、在右?

板书:

影子——小黑狗

——好朋友

《一年级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