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时间:2025-11-08 15:51:20
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多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比多少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4、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掌握比的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比较多个物体的多少。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小组研讨,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用所看到的动画内容讲小故事给同学们听,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

2、谈话导入: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观察动画处,组内交流。说一说动画片里的故事都讲了什么?

小组交流:有4个萝卜、3个苹果、4只小兔、3只小猪、4根木头、4只小凳……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同样多"

⑴、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学生数一数)

⑵、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⑶、问: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4学生书空并齐读老师介绍等号

⑷、学生动脑筋:看看,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⑸、动手操作:学生用学具袋中的物品摆"同样多"的物品

比如说:圆片和三角形

3、理解新知

⑴、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兔,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小兔:

小猪: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小兔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3大于号

3<4小于号

小组读写大于号与小于号

⑵、同桌相互说一说:动画片中还有什么比什么多或什么比什么少?

小结

三、巩固就用,深化拓展

1、找朋友,把同样多的连起来。

2、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⑴、一个同学摆,同桌摆的和他同样多。

⑵、同桌合作,一个摆的多,一个摆的少。

思考:想一想,怎样摆,我们才能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呢?

⑶、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3、比一比,谁多谁少。谁最多,谁最少呢?

3、动脑筋:谁能用最少的时间分清图片里物品的多少呢?

考考你的眼力:

4、填一填:

A:7○34○93○35○810○1

B:2>□6>□6=□□=8□<9

5、试一试(四杯水的深浅不一样)

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板书:

比多少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p40例9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整体观察。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准确描述数之间的大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估测,渗透区间套的思想,在观察中比较,学会由观察情境图比较转化为数的比较。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4、学生能用一句话描述身边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

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互动探究。

1、(出示XX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韩国,日本得金牌记录统计图)

(1)中国得的金牌与日本比怎么样?用符号怎样表示?

韩国得的金牌与日本比怎么样?用符号怎样表示?

(2)中国,韩国都比日本得的金牌多,想想他们多的程度一样吗?

揭示多得多,多一些

(3)日本比中国怎样?日本比韩国怎样?

揭示少得多,少一些

(4)谈话揭示课题。

(5)选一个合适的词,说明中国与韩国的大小关系。

二、合作学习,升华提高。

1、出示课本第40面的金鱼图。

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随便选两种比一比,用上今天学得词,说一说。

2、完成第40面的做一做。第43面的第4题。

三、游戏巩固新知。(猜数玩区间套游戏)

四、举例拓展延伸。

五、总结收获。

《比多少》教学反思

1、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原理设计了一系列活泼有趣,符合一年级特点的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中国与日本,韩国与日本“比金牌”中让学生理解多得多,多一些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逆向思考,日本与中国比怎样,日本与韩国比怎样,运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究少得多,少一些的含义,自然顺畅,很好的为课堂目标服务。

2、注重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课堂中我既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不框架学生的思维,力求多种答案。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逆向思维,例如:有“多得多”就有“少得多。”

3、自主学习,培养数感。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比一比,说一说,猜一猜,估一估等多种学习活,并融游戏于知识的学习之中,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投入,思 ……此处隐藏10014个字……p>

即:先数出10条金鱼,再估一估鱼缸中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条。

c正确数出鱼缸中的金鱼条数

2、选择任意两缸金鱼作比较,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生:黑金鱼比红金鱼少。

生:红金鱼比花金鱼多

、、、、、、

3、教学多得多、多一些

a在学生比较的基础上教师提问:红金鱼比黑金鱼多,花金鱼比黑金鱼多。这多的程度一样吗?谁能说得再清楚些?

学生自由发言

b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同样是多,但我们还可以把两者区分开来:可以说: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

c同桌互说

4、教学少得多、少一些

a师: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反过来该怎么说呢?

引导说出:黑金鱼比红金鱼少得多,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

b同桌互说

5、小结:上节课我们是用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即10<48,10<15,48>10,15>10,今天,我们用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同样也能表示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参观水族馆

出示乌贼图、虾、螃蟹图(乌贼图16只、虾76只、螃蟹图60只)

师:你能用我们刚学过的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说一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虾比乌贼多得多 虾比螃蟹多一些 乌贼比虾少得多 螃蟹比虾多一些。

(三)想一想,在我们周围哪一物体和物体数量之间也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说一说。

三、应用、拓展

1、猜一猜

(1)有两个小朋友做口算题,一个小朋友说:我已经做了35题。另一个小朋友说:我做的比你少一些,你们猜第二个小朋友做了几题?

a 40题 b30题 c5题

(2)小明今年8岁,爷爷今年65岁,爷爷的年龄比小明的年龄

a小得多 b大一些 c大得多

2、做一做

P书中第40页的做一做

31朵红玫瑰 25朵黄玫瑰 78朵白玫瑰 15朵紫玫瑰

(1)根据玫瑰的枝数,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各说一句话。

(2)枝数少于30枝的玫瑰有几瓶?多于30枝的有几瓶?

(3) <

3、游戏

师:刚才大家都学得非常棒!老师奖励大家来做个游戏。

(1)师――生互动

游戏的规则:师先想好一个数写在白纸上,让学生猜,根据学生猜的情况,教师提示:这个数比你猜的多得多、少得多或者少一些、多一些。

(2)生――生互动

游戏的规则:让一个学生自己想好一个数,然后写在白纸上,请其他学生猜,根据猜的情况,作恰当的提示:这个数比你猜的多得多、少得多或者少一些、多一些。

四、小结

师:今天你又有了什么收获?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比多少教学设计12

1、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原理设计了一系列活泼有趣,符合一年级特点的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中国与日本,韩国与日本比金牌中让学生理解多得多,多一些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逆向思考,日本与中国比怎样,日本与韩国比怎样,运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究少得多,少一些的含义,自然顺畅,很好的为课堂目标服务。

2、注重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课堂中我既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不框架学生的思维,力求多种答案。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逆向思维,例如:有多得多就有少得多。

3.自主学习,培养数感.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比一比,说一说,猜一猜,估一估等多种学习活,并融游戏于知识的学习之中,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投入,思维积极.从直观到抽象,偶合学生的数感,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4.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课堂纪律还不是很好,使得课堂节奏放慢,因此举例拓展延伸在本节课中还未能得以很好的落实.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学生课堂纪律的教育.

比多少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数量,知道“多”、“少”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地进行比较。

教具:主题图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1.故事引入。

一天,小鱼欢快的在水里游来游去,它被草地上热闹的场面感动了,原来是热心的小猪帮助小兔子盖房子呢,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

2.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3、图上有几只兔子?一只兔子搬几块砖?

学生汇报:4只兔子.(屏幕出示摆好的4只兔子)。

找生说怎样摆砖。

一只兔子对着一块砖,兔子和砖都没有多余的,在数学上我们就说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4.找学生说同样多。

5.同桌互相说。齐说。

6.继续观察图,大家都来数一数,是不是一只兔子搬一块砖,看砖有没有多余的?兔子有没有多余的?

7.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8.再看图,图中小猪在干什么?

学生汇报后,(屏幕出示摆好的3只猪图片)。

9、一只小猪扛几根木头?

学生汇报。

10、木头又怎样摆呢?

学生汇报,老师一边课件出示,一边问:是这样摆吗?

看一看有没有多余的木头?用鼠标点出地下放的一根木头。

11、观察小猪和木头,你又知道了什么?

小结:一只小猪扛1根木头,没有多余的小猪,木头有多余的1根,

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

12.找学生说同样多。

13.同桌互相说。

14、齐说。

15、找一找图中还有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16.揭示课题并板书。

三、巩固提高。

1.学生摆同样多。

要求:先摆5个正方形图片,再摆圆片,要求圆片个数和正方形个数同样多。怎样摆,老师一眼就能看出同样多?

2.拿走一个圆片,圆片和正方形谁多?(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汇报。

2.完成课件中练习1题。(学生汇报交流想法。)

3.完成课件中练习2题。

4.比比谁聪明:完成练习3题。一串红、黄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同桌说。

b.交流。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比多少

兔子和砖同样多。

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比多少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